4月8日,桑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第二届第三次理事会暨2025全国桑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会议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桑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简称“加工所”)承办,致力推动桑树产业科技创新和资源共享,促进桑树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助力桑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全国蚕桑研究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共110余人参加了会议。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何秀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园园、湖北省林业局科技和对外合作处二级调研员曾小文、广东省林业局改革发展处四级调研员袁致平、桑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何宁佳、中国蚕学会监事长廖森泰、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肖更生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军辉作了题为《云杉体胚发育分子调控》的专题报告,系统解析了云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核心技术体系,并结合林草科技创新前沿趋势,为桑树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思路。
何宁佳则以《现代桑树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为题,从桑树学科发展的前世、目标、今生和未来作专题报告,为桑树学科未来的发展和任务指明了方向。
加工所所长徐玉娟通过《桑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全产业链创新实践》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加工所在桑果品种选育和保鲜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加工所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就开展了桑树资源收集保存及桑树育种研究工作,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研究所培育了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两岗一站”科学家团队,为赓续蚕桑创新精神夯实了根基。
在《现代桑基鱼塘中的桑树产业》的专题报告中,廖森泰围绕传统桑基鱼塘的现代化转型,系统阐述了桑树产业在技术创新、生态循环、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核心内容。
8日下午,与会人员到花都区蚕桑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参观了桑树种质资源圃及蚕桑科技馆。在桑树种质资源圃中,加工所还进行了育成的果桑多元化应用新品种展示,新品种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实地考察了花都区蚕桑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加工所成果展厅、桑树种质资源圃库、桑基鱼塘生态循环系统以及产业转化平台,系统了解了研究所在桑树精深加工领域的技术突破,功能型桑树的选育成果展示,直观感受传统农业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并观摩“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充分肯定加工所桑树多元化品种选育与创新利用产业化成果。
何秀古表示,广东省农科院作为华南蚕桑产业研究的战略科技力量,始终以“国之大者”的担当深耕产业一线,以开放姿态,与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共建共享种质资源库、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共育产业领军人才,让古老的桑树产业焕发时代光彩。
南方+记者 黄进 通讯员 邹文平
【作者】 黄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蚕宝宝吃上外卖!最近太仓家长都在找它04-13
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金04-13
设施农业助振兴04-13
江苏盐城:设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大数据方向) 解决创新发展“智力难题”04-12
行走黄河|草莓“恋上”鱼!信发实现生态农业“双循环”04-12
芷村镇:烤烟移栽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新力04-11
华亭:以“特”为笔描绘“致富景”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