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4月7日获悉,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重点任务。
根据《规划》,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表示,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在世界农业竞争中,农业强国要具备较强的创新力、竞争力、保障力,使农业规模化优势和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我国在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过程中,面临外源性冲击与内生性困境的双重挑战,亟须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质量提升加以应对。
《规划》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更高水平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粮食安全方面,《规划》提出,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筑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基础。其中,要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同时,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水平。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虽然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但工业化、城镇化、消费升级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我国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持续增产增收面临较大挑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谭智心说,为了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大面积提升单产是当前保障粮食产量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是推广良种良田良机良法集成创新增产模式,补齐品种、农田、农机、农艺方面的突出短板,实现大面积落地应用。
在农业科技装备创新方面,《规划》提出,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推进重大农业科技突破,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其中,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跃升,加强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建设,稳定支持农业基础研究和公益科研机构,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应用,加快实现国产农机装备全面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农机装备是现代化大农业最核心的生产工具,也是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围绕农业发展实际需求,我国不断加大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力度,一批标志性整机装备成功实现突破,农机自给率不断攀升。”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杨梦颖说,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强化农机研发技术攻关,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另一方面要对现有农机装备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全链条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农机产业链整体转型提升。
在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方面,《规划》提出,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此外,《规划》还提出进一步深化农业对外合作,坚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着力开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农业对外合作新局面。(来源:经济参考报)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相关文章:
我国明确加快农业强国建设路线图和施工图04-08
挖掘“饶才富式”先进典型 在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再建新功04-07
国内首台!成功交付04-07
聊城53岁“新农人”让1200亩地“长出”1800亩的奇迹04-04
农业农村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种子套牌侵权等行为04-03
王仁宗:数字化引领农业未来发展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