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绿江畔,如织游人欣赏风景、放松心情。记者 王卢莎 摄

中国丹东到韩国仁川的“东方明珠8号”轮复航。特约记者 周广庆 摄
核心提示
这个“五一”,丹东人气十足。
5月1日至5月2日,抗美援朝纪念馆到馆参观人数超过5万人;5月2日,虎山长城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3万人,创历史同期新高;5月3日,“东方明珠8号”轮在丹东港6号泊位靠岸,来自韩国的700余名游客开启跨境之旅。
在景区景点,如织游人在忙着欣赏风景、放松心情;在工厂车间,工人按订单抓紧生产交货;在工作岗位,公安干警、“12345”热线工作人员等在忙着维持秩序、提供暖心服务。
这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的鲜活个体,构成了丹东这座城市“忙”的群像。
忙啥?发展!
2025年,丹东目标清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高质量站稳千亿台阶。清晰的目标之后,是忙碌实干。统筹提升经济发展的“质”与“量”,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忙过首季开门红,再忙冲刺“双过半”,在抓好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上,丹东真抓实干,频频亮招。
发展和安全两手抓
“今年6月,日牵将启动升级为集团公司,把总部落在东港。”4月26日下午,丹东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全市各县(市)区、经济区、市直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拉练队伍来到东港市,对重大项目进行集中“检阅”、全面“体检”。在现场交流中,丹东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了企业的重大发展规划。
作为标准单元金属折叠箱和物流台车细分市场中同行业的世界级头部企业,如今,丹东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已经把7家子公司中的3家落户在前阳经济开发区。为何?当然是对东港投资发展环境的认可。
“以问题为导向,让企业给政府安排工作。”围绕丹东市委主要领导道出的服务企业关键所在,拉练队伍把现场当课堂、把项目当教材,一路看、一路听,大家比结构、比效率、比服务、比成果,一门心思找差距、补短板。
从刚开工、刚投产的新项目,到扩规裂变、延链强链的老项目;从观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到审视新兴产业“强筋壮骨”……大家紧密联系自身实际谈成绩、找差距、明思路、谋出路,在拉练中找不足,在竞进中促提升,让各地区各部门凝聚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广泛共识,并汇聚成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惠民生的磅礴力量。
今年,丹东市计划开复工72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月至4月,已有501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实现开复工;162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
在不断增强稳增长、促振兴的责任感紧迫感的同时,丹东市还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为筑牢安全防线,丹东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安全生产情况调度会,部署全市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连日来,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东港市、振兴区、合作区等地和智慧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旅游景区景点、渔船渔港信息化指挥中心、浪头港、铁路丹东站等重点场所,督导检查节日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
与此同时,丹东以“时时放心不下”“处处放心不下”“人人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突出风险领域,聚焦“九小场所”等重点部位,全面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整治行动,挂图作战,让市民和各地游客真切感受到丹东这座城市的安全质感和治理温度。
文体旅融合迎宾朋
这个春天,丹东市活动连连,四海宾朋齐奔赴。
4月18日,东港市大孤山第七届杏梅花文化旅游活动开幕,四方宾朋齐聚千年古镇,共享文旅盛宴;4月25日,丹东月亮岛夜市开市;4月26日至4月27日,2025中国匹克球巡回赛鸭绿江杯·丹东站成功举办,全国知名的“匹克球之城”呼之欲出;4月27日,2025丹东市红色旅游年·春季旅游启动仪式与宽甸河口桃花季·第二届城市文化生活消费周在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景区举行;4月27日,“链动凤城・电定未来”2025凤城市电商供应链选品会启幕……
62场(次)文体旅活动,带动全域社会力量开展不少于100场(次)群众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各异。一时间,“嗨翻天”的体育赛事、文艺范儿拉满的演出、花香四溢的踏青路线、超有料的文化体验,让来丹东的游人有了N种搭配、N种选择、N种体验。
实时导览、预约购票等8项功能“一码可扫”,今年“五一”假期,丹东上线“一码游丹东”智慧文旅服务平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实时线上服务。投诉处理1小时响应、1日办结、1次反馈,“12345”“9号键”文旅专线郑重承诺:“投诉解决不过夜。”
在此期间,丹东还组建了8个督导组开展“专家会诊+企业自查”专项行动,排查整改A级景区隐患;对137家旅行社实施动态监管,确保市场秩序“零事故”。同时,以“快乐游丹东 志愿伴你行”为主题,设立15个志愿服务岗,200名志愿者提供咨询、导览服务。更把暖心服务做到极致,连续发出“文旅局致丹东的哥的一封信”“文旅局致游客的一封信”,倡导出租车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倡导游客文明旅游。同时,丹东市还开放机关内部停车场,细致入微地“陪伴”来丹游客舒心过节。
乘风向海卷千澜
“中国丹东到韩国仁川的‘东方明珠8号’轮复航了,我们一家四口搭乘首次班轮去韩国旅游。”4月27日17时30分,搭载406名旅客、约1650吨货物的“东方明珠8号”轮缓缓离开丹东港码头,驶向韩国仁川港,标志着中国丹东与韩国仁川之间的海上客货运输业务在中断5年之后全面重启。
“这艘轮船隔了5年再通航,我们能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也感到很有意义。”在改扩建后的“东方明珠8号”客货班轮上,游客们十分兴奋,“船上设施不仅先进还很齐全,一会儿等船开了,我们要到甲板上去看海、拍照。”
记者在“东方明珠8号”轮客舱里看到,改造后的客货班轮,拥有各类客房200余间,并且配备韩式榻榻米房间。旅客客舱分为普通舱、商务舱、头等舱。为了满足乘客需求,客货轮增加了KTV、免税店等多功能区域。船上还布置了丹东多个知名旅游景区宣传图片,供中外旅客观赏和了解。
新投入航线运营的“东方明珠8号”轮载客量达到1500人,并加大了集装箱运力,集装箱位达到214标箱(4500吨至6000吨)。航线自丹东港大东港区至韩国仁川港,航距约250海里(463公里),航行时间约15小时至16小时。
“呜……”伴随着响亮的鸣笛声,游客的欢声笑语充满着复航的喜悦,“东方明珠8号”客货班轮迎风远航。
丹东至韩国仁川国际客货班轮的全面复航,折射出丹东作为东北东部出海通道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将有力拉动东北腹地与韩国、日本的文旅商贸往来,有力推动跨国深度合作与区域协同发展,为丹东发展外向型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对外开放的重大利好不止这一个。
4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丹东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标志着丹东正式纳入国家跨境电商创新发展重要平台,将为全市外贸转型升级、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丹东跻身这一国家级平台的原因有很多,但雄厚的产业基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丹东的汽车零部件、水海产品、仪器仪表、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等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为培育“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发展模式提供良好基础;外贸企业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今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完成46.3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国际营销网络分布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地区,产业涉及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等主导产业;全市物流服务企业约350余家,业务涵盖海陆空各个领域,中通、申通、德邦、韵达、顺丰、京东等多个快递龙头企业的区域分部落户丹东,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运作高效的物流市场主体。尤其是,丹东港口岸大东港区10个泊位临时开放获得国家批准,实现了国际船舶的正常进出;丹东市深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改革措施,全面推行电子化监管,通关时间整体压缩30%……
正因为这些实力背景,丹东成为我省第七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忙着加快打造全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先行区,也忙着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北向开放走廊,还忙着交通枢纽能力再升级,更忙着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接二连三”的动作和有增无减的振兴发展的紧迫感,勾勒出二季度丹东日程表没有最忙、只有更忙的轮廓。这一派繁忙之中,是每一个丹东人奔忙的身影,在忙碌中收获惊喜,城市的明天也在忙碌中更加美好。
(辽宁日报 记者 王卢莎)
相关文章:
荣昌排第一,重庆网红打卡地变了05-07
“巴蜀游”释放更强吸引力,“五一”四川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05-07
“质”与“量”统筹提升——从今春城市人气看丹东经济发展活力05-07
强信心 看消费丨小巷烟火气,最抚凡人心05-06
山西代州古城特色文旅活动绽放异彩05-06
武陵源要去、茶颜悦色必喝:“五一”入境游客来湖南消费增长1.59倍05-06
悦·遵义丨凤冈景区持续丰富游客游玩体验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