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寒武纪上市五年初扭亏 后市机遇和挑战并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4:06:00    

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

近日,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688256.SH)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报。数据显示,寒武纪2024年营收为11.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09亿元增长65.56%;净亏损为4.5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8.48亿元;扣非后净亏损为8.65亿元,上年同期的扣非后净亏损为10.43亿元。

尽管依然年度亏损,但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和3.55亿元,这是2020年7月上市以来首次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盈利。这家被视为“中国版英伟达”的上市公司,4月24日报收于691.96元/股,股价自2024年9月中旬以来已经翻了两倍以上,总市值已接近2900亿元。

谈及寒武纪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经济学家余丰慧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寒武纪作为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在市场上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在于国产平替。挑战在于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竞争日益激烈,这对寒武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方面,如何突破现有框架,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寒武纪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但这并不罕见,是技术创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记者就目前客户情况、出货情况和公司未来发展布局等问题采访寒武纪方面,但截至发稿前对方尚未回复。

第一季度扭亏

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

寒武纪的主营业务是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以及为客户提供芯片产品。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线包括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

云端产品线目前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其中,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是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进行人工智能处理的核心器件,其主要作用是为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场景下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提供高计算密度、高能效的硬件计算资源,支撑该类场景下复杂度和数据吞吐量高速增长的人工智能处理任务。

财报显示,寒武纪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为9.89亿元,净利为2.72亿元,扣非后净利为-25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财报显示,寒武纪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1.11亿元,上年同期营收为2576万元;净利为3.55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2.27亿元;扣非后净利为2.76亿元,上年同期的扣非后净亏损为2.61亿元。

关于扭亏为盈的原因,寒武纪在财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公司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由于公司营收出现大幅增长,从而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负转正。

前景广阔、挑战不小

寒武纪方面称,自成立以来公司的经营模式均为Fabless模式(指企业不拥有晶圆制造工厂,而是专注于芯片设计和市场推广),未曾发生变化,并将长期持续。公司专注于智能芯片的设计和销售,而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其余环节委托给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及其他加工厂商代工完成。

寒武纪主要通过向客户提供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等产品获取收入。寒武纪2024年核心收入来自云端产品线,收入达11.66亿元。

寒武纪方面称,公司持续投入在大规模分布式训练软件平台的研发,迭代更新Megatron、TransformerEngine等业界主流的分布式训练组件,使训练软件平台能够支撑主流大模型分布式训练需求,降低新模型的适配周期。

寒武纪的智能处理器类似于英伟达的GPU,专为深度学习和计算密集型应用设计。其独特的MLU(机器学习单元)架构,使得寒武纪的远端AI芯片“思元”系列和边缘侧AI芯片“思考”系列在云端和终端市场都有广泛应用。这些产品布局对标英伟达的GPU业务,旨在通过全栈产品满足不同场景的AI计算需求。

此外,寒武纪还积极把握大模型为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在大模型优化和适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中,将对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视频图像生成大模型以及推荐系统大模型的训练推理等场景进行重点优化,这将进一步提升寒武纪AI芯片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对于寒武纪未来的发展,我认为前景依然广阔。尽管面临挑战,但寒武纪在AI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5G、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为寒武纪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资本市场的关注也为寒武纪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关键在于,寒武纪能否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应用场景,以及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如果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寒武纪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余丰慧说。

财报显示,2024年,寒武纪研发投入10.7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1.30%。目前,公司拥有741人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人数的75.61%,78.95%以上研发技术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在近几个季度的研发投入呈下滑的趋势。2023年,寒武纪研发投入为11.18亿元,同比下滑26.6%。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再度下滑8%至6.59亿元。此外,寒武纪的研发人员在2022年为1205人,到2023年下滑至752人,同比下滑幅度为37.6%。

招商证券认为,英伟达芯片出口许可要求无限期持续生效,华为云超节点验证国产算力迈入规模应用阶段。在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情况下,进口海外先进制程芯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产算力替代为不可逆趋势。

国盛证券近期发布研报称,国产算力性价比提升,替代空间广阔。其进一步分析认为,目前国产算力不仅仅是在单芯片端逐步缩小与海外厂商的差距,还在多卡集群能力上加速追赶,国产算力逐步做出性价比,国产算力的发展逐步从政策层面过渡到政策与市场客观需求的双重驱动,2025年或将为国产算力扛下大旗的元年。

相关文章:

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天津开幕04-26

寒武纪上市五年初扭亏 后市机遇和挑战并存04-26

创世纪(300083.SZ)发布一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9825.88万元,增长66.51%04-25

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观察04-25

15分钟生活圈、治堵、简化办事……重庆 “小微手术”治“大城市病”→04-25

中通客车: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7.34亿元04-25

资金流向日报:14个行业资金呈净流入04-25

德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