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青岛市退役军人李鹏以天基物联网为基础 打造海上救援新生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0:15:00    

●1999年,我怀揣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蓝天的热爱考入海军航空大学,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海空卫士,为日后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退役后开启创业之路,西海岸新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让我感受到了政府对退役军人创业的鼓励与关怀。

●未来我计划以天基物联网为基础,打造海上救援新生态。

——李鹏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凭借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专业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就是李鹏,华巽云科技集团创始人,一位矢志守护蔚蓝疆域的海洋卫士。近日,记者走进华巽云科技投资控股(青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巽云科技集团),深度对话李鹏,了解他个人的成长与奋斗历程,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和对社会责任的积极践行。

李鹏介绍公司生产的救生设备。

二十年军旅生涯 海天之间的坚守与担当

1999年,李鹏怀揣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蓝天的热爱,考入了位于烟台的海军航空大学,为他日后20年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航空理论知识,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海空卫士。毕业后,他长期担任某海上大型编队指挥骨干,工作涉及指挥控制系统、卫星运用、舰载机指挥等多个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应急救援及指挥控制经验。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业务能力,他很快脱颖而出,担任编队无人机应用小组组长,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无人机在通信指挥警戒等方面的应用,其研究成果得到了部队首长的高度认可,并编成教材在相关领域逐步推广应用。

华巽云科技集团生产的海上救援无人机。

毅然选择创业 进军海上救援领域

2019年,李鹏正式退役。带着对部队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憧憬,他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征程。在青岛古镇口核心区的一家平台公司担任副总期间,他负责筛选融合创新项目,深入了解了企业运行和架构分析等知识。“这一年的工作经历,为我日后的创业之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李鹏对记者说。

在海上指挥救援长期实践中,李鹏敏锐地发现,海上救援领域存在诸多问题。救援效率低下,定位技术尚未普及,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救援效果,更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凭借多年的军事救援经验和对前沿科技的深刻洞察,他意识到,将军事指挥控制理论与前沿技术相结合,研发智能救生装备和应急救援系统解决方案,有望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于是,2020年9月,李鹏毅然踏上了创业之路,创办了华巽云科技集团。

李鹏向记者坦言,创业之路从无坦途,自己的创业历程同样布满荆棘。在创业初期,资金短缺是最棘手的问题。李鹏四处奔波,通过向朋友借款筹集了部分资金,同时他还向农商银行申请了抵押贷款。这笔资金虽然有限,却为公司的起步提供了支持。李鹏说自己的创业计划得到了西海岸新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为他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所,还允许他缓交前期物业费、电费等费用,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更让他感受到了政府对退役军人创业的鼓励与关怀。

“资金与场地落实后,技术攻关成为核心任务。”李鹏强调,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为此,他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技术团队。在这个团队中,由曾在法国留学的集成工程师担任技术负责人,同时还有电器工程专家、年轻大学生、行业老将,整个团队形成优势互补的攻坚力量。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华巽云科技集团成功开发出了智能定位救生衣,海上救援无人机、无人船等一系列创新产品。

“经过几年的砥砺奋进,华巽云科技集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李鹏带记者参观加工车间时介绍,公司以“科技向善、智慧救生”为核心价值观,融合军事指挥控制与前沿技术,专注于智能救生装备研发与应急救援系统解决方案。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公司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54项救援专利,其中包含3项发明专利,以及3项国际授权和多项权威认证。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实力,更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优势。

“我们公司主导研发的智能定位救生衣,海上救援无人机、无人船等产品,凭借先进的技术性能和可靠的品质,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李鹏告诉记者,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级技术验证等项目,技术实力位居行业前列。华巽云科技集团的产品已覆盖了国内渔政等重要领域,还成功开拓了国际市场。

破局前行 推动产品向无人化智能化迈进

谈及未来,李鹏对华巽云科技集团的发展路径有着清晰的规划,“我计划以天基物联网为基础,打造海上救援新生态。”这一战略不仅能助力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更将推动整个海上救援行业的发展。

李鹏告诉记者,技术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计划以平台系统带动单品升级迭代,推动产品向无人化、智能化迈进。例如,利用天基物联网升级,让无人船等产品在卫星通信加持下实现自主搜集等任务,摆脱人工操控局限。这一技术升级思路不仅将提升产品的性能和效率,更将为公司赢得竞争先机。

记者获悉,李鹏曾荣获国家国防科工局“建言献策”二等奖和首届空军航空创意挑战赛优秀奖,并被聘为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平行智能指挥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还被评为青岛市人工智能优秀个人。这些荣誉既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华巽云科技集团在智能救生领域所做贡献的认可。

尽管华巽云科技集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瓶颈。李鹏坦言,“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在经验、体量上与海尔、海信等头部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虽然说行业的潜力巨大,但资源获取难度较高。为了抓住关键机会实现质变,突破资金与政策支持瓶颈是关键。唯有如此,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李鹏信心满满。他透露,公司计划3年内实现内河(长江、黄河、珠江等)及近海(50海里内)智能化、无人化救援产品全覆盖,有效降低伤亡、溺亡人数,预计产值达到30亿—50亿元。远期目标是未来5到10年瞄准中远海(东海、南海等),实现大规模落水事故的高效自动化搜救,结合前期市场,公司的产值目标预计到100亿元。

/ 记者手记 /

激励更多退役军人 创业路上追逐梦想

第一次听闻李鹏的故事时,记者便被深深吸引,他从海军航空兵转型为科技救生领域的先锋人物,经历注定不平凡。带着好奇与敬意,记者深入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试图探寻其背后的成功密码。李鹏的经历,是梦想、坚持与创新的缩影,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海上救援事业带来了希望和变革。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李鹏和他创办的华巽云科技集团将继续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成就,也将激励更多退役军人勇敢追逐梦想,在不同领域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青岛早报“戎耀青岛 创见未来”系列报道小组的记者曾采访过多位退役军人,他们纷纷表示:“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必定会脚踏实地把握机会,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在不断学习的道路上大步迈进,以更好地融入工作、回馈社会。”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刘雅梦

相关文章:

青岛市退役军人李鹏以天基物联网为基础 打造海上救援新生态07-11

6岁男孩骑车刮到宝马车 不顾自己摔伤却要先赔偿07-11

港姐夺冠热门朱绰盈宣布退选,由黄晓明推荐参选;本人发长文回应:不再需要这些后冠的认可07-10

洲明科技实控人拟减持不超1.99%股份 公司营收新高盈利稍逊07-08

网络水军“黑生意”,充斥小红书、大众点评!记者曝光→07-07

黄某某(女,26岁),接连卖掉2个亲生儿子07-05

7家领航企业携尖端技术登台,“X-Day”迎低空经济专场07-05

花海公园4000平方米姜荷花初绽 今年引入八大特色品种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