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潮评丨让暑期经济多蹭蹭夏日“热”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9:52:00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逯海涛

6月21日,2025“诗酒趁年华”西湖宋风上岛诗词夜游正式上线,游客可乘坐游船,沐着晚风,感受西湖夜色的别样美景。潮新闻 记者 叶怡霖 通讯员 朱红 供图

进入暑期,气温很有热度,夏日经济也全面升温。暑期消费怎么才能更好地蹭上天气的“热”度?日前,省商务厅等12部门印发《“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的就是充分发挥暑期效应,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今年这份《行动方案》,内容很多,亮点很亮。比如,不久前已经启动的浙BA,要通过“赛事+文旅体验”“赛事+服务消费”等融合模式,引导赛事场馆周边餐饮、零售等业态配套推出“赛事票根”专项优惠,助力体育消费升级。还有,很多人关心的带薪休假和疗休养制度,浙江将探索跨单位家庭成员共同疗休养模式,以此解决不能“一家人整整齐齐”休假的痛点……七大重点行动,超2000场各类促消费活动,今年浙里的暑期热气腾腾、活力满满。

让夏日经济真正蹭到暑期的“热”度,须基于对消费者深层次需求的洞察,真正创造出新的消费价值。7月2日,省委书记王浩在市委书记座谈会上,就几个趋势性关键性重大问题与大家交流,强调在大力推进消费转型升级方面,要加快推动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着力扩大服务消费,大力培育新型消费,全面提质商品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迎“热”而上,夏日经济才能更好成为当下经济图景中的一抹亮色。

首先,站稳“情绪经济”的风口。年轻消费者是夏日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他们更加注重消费的“情绪价值”,简单的“打折、促销、跳楼价”三板斧已经很难点燃消费者的热情。浙BA之所以能在社交媒体火爆出圈,正是因为善用情绪共鸣激发出全民参与热情。一场沉浸式艺术展、一次乡村非遗体验、一趟研学旅行,丰富了年轻消费者的体验感,可能比单纯的商品折扣更具吸引力。浙江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消费场景,让年轻消费者在情绪体验中自然产生消费欲望,值得深入挖掘。

其次,供给端更讲究“融合”。持续激发夏日经济的活力,不能单纯依赖气温的自然催化。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覆盖更多业态的消费选择,让复合式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推动消费链条延长和价值提升。最近,某奢侈品牌把上海街头的大楼打造成一艘带有强烈品牌风格的“巨轮”。不仅引发众多长短途游客前来打卡,也带动了上海城市游和文旅消费。“新闻联播”微信公号专门发文《首发“巨轮”,何以如此火热》,分析上海如何打造首发经济风向标,持续探索文旅商体展融合创新路径。这也给我们诸多启示,如今的消费早已不只是“买买买”,而是多种业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玩法、新场景。因此,丰富供给,离不开以创新思维做好不同业态有机融合的文章。

第三,营造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虽然越来越“火”,但是要看到夏日经济也面临挑战。比如,消费信心提振亟待破局、农村消费潜能仍待深度挖掘等。因此,需要更好地呵护消费信心,不断提升体验感、优化消费环境。暑期往往是消费纠纷的高发期,特别是旅游、培训、娱乐等领域。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宰客、虚假宣传等行为;另一方面要完善消费维权机制,让消费者敢于消费、放心消费。同时,暑期旅游高峰叠加主汛期等因素,旅游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夏日经济的“热”,不仅是季节性消费的爆发,更是经济活力与消费韧性的缩影。暑期消费这把火,燃起来容易,但要烧得旺、烧得久,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添柴加薪,把《行动方案》落到实处。迎“热”而上,才能将火热势头延续为贯穿全年的消费热潮。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潮评丨让暑期经济多蹭蹭夏日“热”度07-08

这一站清凉狂欢59天 济南融创文旅城国王大街焕新启幕07-06

花海公园4000平方米姜荷花初绽 今年引入八大特色品种07-04

130多人被抓,涉案金额1400余万元!@上海老人,当心这些团伙,捂牢救命钞票07-03

免费公交+地铁无限次乘坐 各地“夏日出行大礼包”来了07-02

星空为幕 帐篷为营——乌鲁木齐观星热点亮山野“不夜天”07-01

“儿童乐园充值后涨价,退款时商家态度恶劣”,袁亚云律师支招维权07-01

上海锦江国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