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探访了由滨州市政公司承建的滨州高铁配套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现场。据滨州市政高铁片区项目经理张松介绍,黄河十九路综合管廊工程东起渤海二路,西至渤海五路,全长2938米,是滨州市第一条综合性管廊,具备通信、电力、中水、给水等功能,现已完成2017米,完成总体进度的70%。这条“地下智慧走廊”建成后,不仅能为高铁通车保驾护航,更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智能化钢模板台车到集约化钢筋加工车间,作为滨州首条高铁“地下动脉”,这里采用了多项国内领先工艺技术。钢模板台车是该公司针对高铁项目专门研发的新型模板工具。相较于传统模板台车,该新型钢模板台车显著提升了混凝土浇筑速度,浇筑效率提高了30%。此外,整体浇筑之后的成品提高了管廊表面光洁度,杜绝了漏水隐患,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钢筋加工棚改变了传统分散加工模式,成为一座钢筋加工智慧工厂。七轮动力调直机、二机头一体机、智能钢筋剪切弯曲一体机等先进设备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能耗损耗,为整个高铁项目赋能增效。
记者了解到,作为滨州首条高铁配套工程,这条地下管廊不止于服务高铁,还将优化高铁片区市政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幅减少道路重复开挖,也为未来城市发展留下充足空间。
相关文章:
滨州高铁配套综合管廊工程完成总体进度七成09-05
雄(安)商(丘)高铁有新消息!09-02
中裕高附加值产品惊艳第七届中阿博览会08-30
太原市政雨后清掏边沟确保排水畅通08-28
太古高速联络线通车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