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档案书信里的云南抗战⑥丨“能为国战死 可无憾此生矣”——寸性奇将军绝笔中的家国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5:39:00    

每一封泛黄的书信,都是时光的切片。当指尖拂过那些斑驳的字迹,我们仿佛能听见八十多年前的枪炮与呐喊,看见滇缅公路上的烽烟与马蹄。


云南,这片曾作为中国抗战坚实大后方的土地,承载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抗日将士的遗书里,“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悲壮誓言力透纸背;爱国志士的手札里,奋勇杀敌、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跃然纸上;抗日县长那封不卑不亢的特殊回信,字字千钧,尽显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这些散落在书信里的记忆碎片,是历史低沉的私语,更是民族不屈的脊梁。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海内外中华儿女争先投入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


云新闻联合云南省档案馆推出“档案书信里的云南抗战”特别策划,从尘封的纸张里回望滇西抗战,在字里行间触摸那段永不褪色的热血岁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伟大抗战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今天,且从寸性奇将军的绝笔家书中,读懂“小我”熔铸于“大国”的赤子丹心,感受那滚烫字迹后面的家国魂。

在云南腾冲抗战历史研究者寸锰家的老宅里,一封曾祖父寸性奇在烽火中写给曾祖母罗树勤的绝笔书信抄件,被仔细保存在书柜中。每年清明节,寸锰会重新翻开这封书信抄件,将曾祖父的英雄故事,一遍遍讲述给后辈。


树勤吾妻:


当汝收阅此信时,想是余已不在人世矣。自本军调驻中条山防区以来,敌寇已先后进行13次大举进攻。屡次接战以来,尤因敌众我寡,战况危急。余自幼从军,经历大小战役千余次,从未有遇此战况之艰危困苦者。受命驻防以来,早经已将中条山视作殉国之处,自无所惧者。余战死于此,正是军人所应承职责,一生戎马征战,能为国战死,即为余之幸事,可无憾此生矣。


惟虑老父年近九旬,尚居住于腾冲故乡。想老父年迈,今余将战死于中条山,恐闻此噩耗,于老父羸弱之体更有不利。故余他日阵亡之事,汝当善作隐瞒,勿令老父有知也。而今后孝养老父之重责,当由汝及子超所共承之。


汝自归于吾家,多年来随余在军中颠沛流离,未尝有一日之安定。所经受之苦楚亦多,每思及此,皆有觉愧于汝者实多。


今子超在保山团管区军中任职,有子承继余保国杀敌之志,余愿足矣。余生平廉洁自律,生平一无积蓄,自无遗产付之予汝等继承。余之殉国后,想来政府必有抚恤。惟是如今国家抗战艰难,我意将身后抚恤金悉数捐献国家。此或为余最后为国效力之事矣。吾家本是家徒四壁,汝等度日之难,余何尝不知,然而今日国难未止,汝等惟有艰苦以度日。


汝代嘱子超儿,一伺抗战胜利,国家兵戈止息之时,便是其解甲归田之日。届时,耕读传家可也。以上所言,即为余之遗嘱是也。关山万里相隔,余之孤魂终有归乡之时。生不能再回返故乡,死亦愿魂归故土。与汝百年之后再作聚首矣。此嘱。


夫 寸念洁

绝笔于中条山军次

民国三十年五月二日


寸性奇,字念洁,1895年生于云南腾冲。少年时便怀报国之志,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次年毅然加入同盟会,投身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从辛亥革命中冲锋陷阵,到护国讨袁时浴血奋战,再到东征北伐里驰骋沙场,血与火的淬炼让他从热血青年成长为刚毅战将。1923年后,他先后担任孙中山建立的大本营少将录事参军、中央直辖宪兵司令等职。1926年,他投身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1军参谋处长、第34旅副旅长,在硝烟中续写着对家国的赤诚。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寸性奇时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12师34旅旅长,他率部星夜驰援,奔赴太原会战的前线,在枪林弹雨中守护山河。

1938年,因战功卓著,寸性奇升任第3军12师师长,奉命驻守中条山,肩负起西线阵地的防守重任。此后四年,他带领12师将士在中条山的崇山峻岭间筑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在寒来暑往中枕戈待旦,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厮杀,寸将军“屡战屡胜,威震中条”的威名,让日军闻之胆寒,成为敌军眼中难以逾越的“铁壁”。

1941年5月7日,日军集结十余万重兵,百余架飞机呼啸而至,数百门重炮轰鸣作响,对中条山发起疯狂猛攻。激战中,东线、北线、西北线的友军阵地相继失守,将士们被迫后撤。唯有寸性奇率领的西线部队,如中流砥柱般坚守阵地,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在炮火中呐喊冲锋,用“死战不退”的誓言,续写着对家国的忠诚。

激战至10日正午,寸性奇右腿被炸伤,他视若无睹,继续指挥。率部冲锋时,他胸部、左肩中弹,腰部再负重伤,已无法行走。营长李振邦见状,恳求带兵守护。寸性奇挥手令其速速突围:“毋以我累!”

5月13日拂晓,中条山的炮火撕裂黎明。寸性奇以重伤之躯,指挥残部冲出胡家峪,转战至毛家湾。又遭日军重兵拦截,炮火如雨,突围无望。激战中,将军左腿被炮弹炸断,鲜血浸透焦土。深知最后时刻已至,为免拖累部下,他从容自戕,壮烈殉国,将四十六载生命,永远融入了中条山的烽烟。1942年,国民政府追晋其为陆军中将。

早在战云密布的5月初,他已写下致妻罗树勤的绝笔信:“受命驻防以来,早已将中条山视为殉国之处,自无所惧者。余战死于此,正是军人所应承职责,一生戎马征战,能为国战死,即为余之幸事,可无憾此生矣。”信中,对年近九旬老父的牵挂、对妻儿清贫度日的愧疚,字字锥心,却更显其舍身赴义的决绝:“身后抚恤金悉数捐献国家……吾家本是家徒四壁,汝等度日之难,余何尝不知,然而今日国难未止,汝等惟有艰苦以度日。”

198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寸性奇为革命烈士。1989年,将军忠骸荣归故里,安葬于腾冲国殇墓园。墓碑由当地特有的火山石镶砌而成,上刻“抗日烈士、陆军中将寸性奇将军之墓”。2014年,他入选全国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国殇墓园开馆的每一天,寸将军的纪念碑前都放满了鲜花。”滇西抗战纪念馆的讲解员寸波艳称,寸性奇将军墓是参观国殇墓园的重点讲解点位,自2012年入职以来,她已讲解过上万次寸性奇将军的故事。她希望在一次次讲解中,可以让更多市民和游客了解抗日英雄寸性奇,并深切感受腾冲这座浸润着英烈鲜血的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

寸性奇将军的一生,是“小我”熔铸于“大国”的壮烈写照,以己身慷慨赴死,换取袍泽一线生机,以残躯燃尽,照亮民族暗夜。绝笔信中那“无憾此生”的平静与殉国时的坦然,共同铸就了一座精神丰碑。

寸性奇用生命印证

捍卫家国的血火疆场

是军人的至高荣耀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编辑:李颖(实习)

相关文章:

档案书信里的云南抗战⑥丨“能为国战死 可无憾此生矣”——寸性奇将军绝笔中的家国魂08-21

“铁血将军”吕旃蒙:“当此国难时,与城共存亡!”08-19

00后的他们 | 这些抗战英雄都是河南人!08-15

在蒙自,触摸最鲜活的红色记忆→08-14

直播电商扩大消费市场,贡献云南鲜花消费市场增量近七成08-12

“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完美结合”(我在中国·行耕记)08-09

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 ——把地方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之二07-27

第八届聂耳音乐周圆满落幕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