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山东##山东乐陵##乐陵#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1. 五里冢村
来源:因距县城五里,且村后有高台(古墓冢)而得名。该村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乐陵县城迁至现址后正式定名。
文化背景:村内有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商周时期的陶器等文物,印证了早期人类活动。
2. 茨头堡村
来源:战国时期因房屋以茅草(茨)覆盖得名。最初为渔民聚居地,称“晾渔堡”,后因建筑特点改为茨头堡。
3. 小颜村
来源:传说村东高地住有“淹”神仙,村民受其护佑免于水患,故以“颜面”之“颜”命名,寓意神仙给足颜面。
4.奎台村
来源:与盘古出生地传说相关。大禹治水时筑台祭祀盘古,唐代建庙供奉释迦牟尼,后因“魁台”谐音演变为奎台。
5. 药王庙村
来源:秦朝方士徐福为求仙丹建庙供奉药王,后形成村落。庙宇与徐福东渡求仙的传说紧密相关。
6. 王母店村
来源:因村内王母殿得名。传说唐末水患时王母娘娘与碧霞元君显灵救助村民,村民建殿纪念。另一说法为明朝移民修复王母庙后命名。
文化延伸:村内碧霞元君故居为道教圣地,每年农历三月三举办庙会,香火鼎盛。
7. 旧乐陵村
来源:原为宋金元时期乐陵县治“咸平城”,明初县城迁址后加“旧”字以区分。村内保留“四街八巷”古风貌,曾出南宋抗金名相吕颐浩。
8. 枣牌刘村
来源:原名刘家村,因乾隆御赐“枣王”匾额更名。传说刘秀逃难时受枣树庇护,光武帝封树为“天下枣王”,村名由此而来。
特色:以金丝小枣种植闻名,曾发展枣粮间作生态农业。
9. 大桑树村
来源:原名许家庄,因村内灵性桑树得名。传说桑树汁液可治病,村民为纪念神树改名。村中还有汉将姚期所凿古井。
10. 胡家村(胡家街道)
来源:明初胡姓迁居建村,后成为胡家街道驻地。
11. 丁坞村(丁坞镇)
来源:燕王扫北时,丁姓村庄因大雾免于屠村,故称“丁家雾”,后演变为丁坞。
其他村落简录
思李子村:因村民向碧霞元君求子得名,后形成村落。
萃贤亭遗址:旧乐陵村南,南宋吕颐浩少年读书处。
总结特点
乐陵村名多体现以下来源:
1. 历史事件:如旧乐陵村(县治迁移)、奎台(大禹祭祀)。
2. 神话传说:如王母店村(王母显灵)、小颜村(“淹”神仙)。
3. 地理特征:如五里冢(距离与墓冢)、茨头堡(茅草建筑)。
4. 姓氏与移民:如胡家村、枣牌刘村。
5.经济作物:如枣牌刘村(金丝小枣)。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
相关文章:
山东省乐陵市部分村庄名称由来和历史05-21
新冠病毒又抬头?钟南山最新研判05-20
图集|不惧大雨湿身,广州猎德“龙船采青”老青少齐上阵05-18
14岁少年在矫正学校死亡,尸检结果显示致死原因是→05-12
2025年5月11日|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共建一家亲05-11
桐柏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2025-05-10】05-11
书博会,倒计时5天!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