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好笙音”比赛在丹寨县万达小镇苗年广场火热开赛,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芦笙演奏者积极参与,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苗族地区,苗族贾理作为举办各类民俗活动独有的一种启动仪式,伴随着贾师诵读起庄严的祭词,“非遗好笙音”正式开始。芦笙手们吹起欢快的芦笙曲调,围成同心圆,尽情舞蹈,热烈火爆的气氛吸引众多游客尽情摇摆,沉浸式感受着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湖南游客董佳馨说:“在贵州我就能感受到很凉快、很凉爽,我觉得是丹寨是能够避暑的一个好地方,山清水秀的。芦笙真的非常有特色,吹出来的音调和韵律是非常好的,也很好听,非常有力量感。”
凯里游客雷明觉说:“今天也是跟着一起互动了,非常有意思,这个舞步各方面我觉得很好学,很好参与,体验感非常好。”

8月9日下午,来自丹寨本地及周边县市的20余名参赛选手们依次登台亮相,他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手持精美的芦笙,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从传统经典曲目到现代创新作品,选手们各展风采,赢得了现场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浙江游客叶陈江说:“我觉得看到这个比赛后心里特别震撼,因为少数民族的乐器我们是第一次接触,我觉得很值得推广,我觉得蛮享受你们的音乐文化。这边空气、环境,我觉得特别让人向往。”
参赛选手杨凯燕说:“我很开心来到丹寨比赛,我们表演的是传统的舟溪芦笙,我想通过演出和学习的方式把我们的芦笙给传承下去,让大家更好地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

据了解,本次“非遗好笙音”分为个人组、团体组,初赛从8月9日至9月14日每周末下午举行,总决赛从2025年9月16日至19日每周末下午举行,比赛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中央民族歌舞团芦笙演奏家、贵州省音乐家协会研究会副会长、非遗好‘笙’音评委杨胜文说:“这次来参加非遗好‘笙’音这个活动,我觉得刚刚开始应该是一个特别好的兆头,我有个愿望就是,丹寨这座城应该叫芦笙之城,万达小镇应该叫芦笙之镇,如果是我从北京、上海来到丹寨,首先听到这个音乐,那就是咱们丹寨独一无二的音乐,独一无二的声音。”

黔东南州丹寨县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潘玉华说:“这个非遗好‘笙’音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从初赛到决赛的活动,我们不断地发出邀请,邀请我们本县的和其他县的一起来参与,把非遗好‘笙’音,把芦笙事业打造成我们丹寨最大的旅游IP,吸引外面更多的人来到我们丹寨避暑、来旅游。”
供稿 丹寨县融媒体中心 莫满霞 徐鑫缘
一审 刘珺珺
二审 石开恒
三审 王 勇
相关文章:
曲靖凭宜居密码引来全国旅居客08-22
淄博市中心医院第五届“雏鹰”护士岗位技能竞赛圆满落幕08-20
全网狂赞这对夫妻,身份披露!08-12
搜索量激增!韩国临时免签来了,杭州一旅行社一天接80多通咨询电话08-10
奔着“苏超”来 被兴化圈粉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