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

宝历元年五月的苏州
阳光透过翠绿的枝叶
洒在蜿蜒的巷弄里
光影斑驳,宁静而迷人
白乐天初抵姑苏
青袍沾着晨露
独登阊门城楼
城垣斑驳处,苔痕漫过隋砖
眼前的景色让人神往


东南漕渠如银练蜿蜒
载着青瓷的漕船正在卸货
纤夫的号子撞碎薄雾
西北云岩寺塔影若隐,犹在梦中
城墙下挂着的檐铃叮咚惊起鸟雀
茶旗招展处
戴玉冠的盐商正读着长安新刻的诗卷
忽有琵琶声自画舫飘来
不只是哪家的娘子正在练习
曲子很熟却叫不上名字



刺史的目光掠过早市的人群
蓝眼高鼻的胡商牵着波斯犬
与吴语叫卖的菱角担子擦肩而过
漆器铺的店主卸下门板
露出精美的屏风,映着运河粼粼波光


刺史眯起眼望向云岩寺的方向
那是一片低洼的坊区
去年大水的水痕还在墙上
是该凿条河了
漕船桅杆上的旗帜沙沙作响
刺史转身离去
心中已绘就半幅河道图
以上都是我编的
大家随便一看
不用放在心上


不过阊门这座苏州历史上最有名的城门最近开放了
大家可以登上城楼,一览风景
想象一下一千多年前白乐天眼前的苏州城
从春秋时期的“破楚门”
到唐宋文人墨客笔下的“红尘乐土”
唐寅以“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描绘其盛景
城内外商铺鳞次栉比
五方方言交织
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缩影


元代的阊门在战火后重建
更名为“金昌门”
这个叫法甚至沿用至今
明代因为“洪武赶散”
阊门又多了些乡愁
清朝时这里延续商业辉煌
直到天平天国的战火将繁华市肆几乎摧毁
民国后融合了西方建筑元素
阊门内外再次繁荣起来


遥想当时
白居易在苏州的时间并不长
一年多而已
但他留下的从阊门到虎丘的山塘河
早已成为了苏州的名片
离开苏州的十三年后
白居易在洛阳写了一首诗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这里有两个老朋友
刘禹锡和卢周仁
巧的是算上白居易
这三人都在苏州当过市长
彼时又一起相聚洛阳
恰逢夏至
谈起在苏州过夏至节时的日子
在座各位都感慨万千
终不似,少年游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来源:情调苏州
编辑:肖明
相关文章:
洛阳千卉谷打造全国最大鲜切花基地04-19
20日3时56分将迎来谷雨节气04-18
阊门城楼开放!解锁白居易视角04-17
又有两场演唱会定档!四月苏州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演唱会04-13
苏州工业园区金堰社区:古韵新风融春色 传统文明同谱曲04-07
河南洛阳聚力文旅新业态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