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外科领域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堪称"脑内不定时炸弹"
其致死率高达30%左右
幸存者中半数遗留
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

面对这一医学难题,三明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学科带头人吴祖超主任的率领下,以"毫米级"的精准操作和"永不言弃"的医者担当,成功为一名复杂型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实施高难度分阶段手术,书写闽西北地区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篇章。
01
生死时速:首战告捷
2025年初春,53岁的林女士突发意识丧失被紧急转诊我院。全脑血管造影揭示惊人真相:双侧后交通动脉瘤犹如两枚蓄势待发的"炸弹",更棘手的是合并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这种血管变异发生率很低,却让手术风险倍增。

面对左侧动脉瘤已破裂出血的危急情况,吴祖超及其医疗团队当机立断,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完成"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后林女士在医护的精心治疗下,意识完全恢复,肢体活动自如。这场与死神的首轮交锋赢得漂亮。
02
巅峰对决:智取险峰
一个月后,林女士如约返院迎战右侧后交通动脉瘤。这个宽颈动脉瘤不仅与胚胎型大脑后动脉"血脉相连",更以诡异角度盘踞在生命要道——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偏盲甚至昏迷。
面对这场"在刀尖上跳舞"的战役,吴祖超带领团队展开多模态术前规划:3D血管重建精准测算瘤体形态,人工模拟预演手术路径,最终敲定"编织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介入治疗方案。

手术台上,介入导管在迂曲血管中如游龙穿行。当编织支架在瘤颈处精准释放形成保护网,弹簧圈随即层层填塞瘤腔。历经2小时惊心动魄的操作,显示屏上终于呈现完美影像:动脉瘤完全栓塞,胚胎型大脑后动脉血流畅通无阻!患者术后即苏醒,神经系统查体完全正常。
03
精诚所至:铸就信任
开学
"两次把生命托付给同一个团队,不仅因为技术,更因为那份以心换心的关怀。"林女士儿子的感慨道出医患真情。

从急诊抢救到康复指导,从术前沟通到术后查房,医护团队用专业与温情搭建起信任的桥梁。如今,林女士已重拾健康生活,这段"双瘤攻坚战"的胜利,不仅彰显了我院在复杂脑血管病领域的硬核实力,更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
在"做精微创介入,做强开放手术"的双轮驱动战略指导下,三明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疗团队怀揣着对医疗事业的无限热爱,展现出非凡的实力与担当,以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持续探索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新高峰,全力守护闽西北大地百姓的脑血管健康。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承担全市神经外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会诊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任务,开放床位54张,年手术400余台次、三四级手术占比70%。
人才队伍
现有医护人员53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2名,硕士生导师1名,医学硕士3名。
医疗技术颅脑创伤
颅脑创伤救治是我院神经外科的传统强项,有较高的手术治疗水平及救治成功率。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整套有效救治方案,较早地将脑温、颅内压监测、亚低温治疗、床旁纤支镜灌洗、营养支持等技术应用于临床救治,大大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为神经外科的优势项目,常规开展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脑内血肿清除、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脑血管动静脉畸形及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术等高难度手术。
椎管内肿瘤及椎间盘突出微创治疗
率先开展脊柱脊髓神经外科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显微镜下经通道椎间盘突出微创治疗。
神经系统肿瘤及其他
能进行颅内各部位肿瘤的切除,所有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将手术可能引起的神经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开展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等。
科研教学
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基地科室,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带教任务。现有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卫生厅中青年骨干项目、福建医科大学基金课题3项,完成市级课题2项。先后在SCI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等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END
来源:三明市第一医院
相关文章:
颅脑保卫战!三明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攻克复杂颅内动脉瘤双连击04-25
包头市18家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04-20
数智赋能,精准控酸!山西白求恩医院开展主题义诊活动04-19
我国科学家“搭积木”搭出9厘米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04-19
青春创未来|低损耗、高还原!大学生用数字技术复刻千年陶瓷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