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长江航运公安局南京分局沿江派出所近日接到一通特殊报警。电话那头,老人声音沙哑颤抖,反复说着“港区”“集装箱”等零碎词语,却无法说清姓名、住址和具体位置,最终电话不知为何就挂断了,民警重复拨打该报警电话却一直没有拨通。
在龙潭港区周边密布着6个码头、百余个作业场地,夜间集卡车穿梭如流,搜寻报警人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沿江所民警立即通过综合监控系统及无人机开展排查,同时发动沿江企业治保会等群防群治力量进行搜寻。
经过不懈努力,在龙潭集装箱码头1号门路边发现一名行为异常的老人。老人说不清自己的身份,也不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民警拨打报警人的电话,发现老人随身携带的老年机响了起来,这才确定面前的就是报警的老人。民警通过老人手机里的联系人与其老板取得联系后得知,老人姓谢,今年60多岁,现住在镇江京口区的一家工厂内。当天下午,老人本想骑车去附近菜场,却因记忆混乱误入国道,一路向南骑行4个多小时。随着电动车电量耗尽,老人误打误撞闯入南京龙潭港区,此时已离家52公里。“路上全是集装箱和大货车,根本找不到方向……”回忆迷途经历,老人眼眶湿润。

该老人身体轻度残疾,独身一人,没有任何亲人,其老板本人也身处外地没有办法接他回去。民警安慰老人说:“大爷,您放心,我们一定送您回家!”随后,民警为老人提供食物,并联系港区一辆前往镇江的顺风车将老人带回家。临行前,民警将电动车抬上车。老人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说,“谢谢,谢谢你们。”最终于当晚11时许,老人被平安送回了镇江的住所。
“这是我们的职责,更是对生命的尊重,直到老人安全到家,我们悬着的心才放下。”事后,参与救助的民警黄绍琦、陈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航公安在日常工作中始终践行“群众事无小事”的理念,尤其对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倾注更多关怀。此次救助行动展现了长航公安民警“人民至上”的初心,也为群众安全筑起一道温暖防线。
据悉,近年来长江航运公安局南京分局沿江所已累计救助群众40余人次,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警民联动”“智慧寻人”等机制,持续守护长江及沿岸船民群众的安全平安。
通讯员 黄绍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校对 陶善工
相关文章:
镇江到南京,六旬老人骑行迷途52公里! 长航南京公安“跨城救助”04-19
龙潭镇:银花添肥滋沃土 产业振翅启新程04-19
两男子盗取80斤石槽养花 警方寻线追回04-18
轿车侧翻!热心群众“一拥而上”扶车救人04-18
民乐县六坝镇:春耕春种“生产忙”交通安全“不能忘”04-18
大消费方向反复活跃 安记食品4连板04-18
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在南京启动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