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
让我们“一键下单”变得容易起来
但随之而来的
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近日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审结了一起
因外卖羊头骨中惊现蛆虫引发的索赔案件
此前
多名外卖小哥还在网上分享
“最不能点的外卖”
“外卖员从来不碰的外卖有哪些”
话题登上热搜
点外卖最好避免什么?
这个饭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这些外卖
外卖员从来不碰
此前,多名外卖小哥在网上分享“最不能点的外卖”。

有外卖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送外卖的他们很少点外卖,因为取外卖时亲眼所见,有一些店难保证食品新鲜和干净。有媒体统计了多位外卖员的观点,这十类外卖,他们自己都不敢吃:
1. 黄焖鸡:多位外卖员最不推荐的就是黄焖鸡,原因是有些不良商家会使用僵尸肉、隔夜菜,甚至回收剩菜制作。
2. 麻辣烫:麻辣烫也是被多位外卖员提及的一种,主要是汤底常被反复使用、食材长时间暴露滋生细菌,丸子类多为低价冷冻合成品,卫生风险高。
3. 盖浇饭:多使用预制菜料包(如鱼香肉丝、咖喱饭),食材清洗不到位、高油高盐。
4. 炸鸡/炸串:半成品冷冻鸡块反复油炸,油质劣化易产生致癌物。
5. 粥类:存在隔夜粥二次加热售卖,甚至有些商家还可能添加增稠剂。
6. 水果捞:坏果削去腐烂部分后切块,用酸奶或调味料掩盖异味,水果新鲜度无法保证,易引发腹泻。
7. 水饺类:多为低价散装速冻饺,馅料使用边角料肉,手工现包比例极低。
8. 炒饭/烤肉拌饭:价格低廉的烤肉多用速冻肉,肉质来源不明,用大量酱料来增味。
9. 料理包快餐:即预制菜,很多外卖商家提前买好相应的菜包,有人下单时加热即可出餐。
10. 汤品:为节约成本,通常料少水多,只通过调味包来增加鸡汤或骨汤味道。
自己做饭更健康
点外卖注意这些“坑”
如今,点外卖、下馆子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然而,不少接受采访的外卖员都表示,最干净的还是自己在家做饭。
“外面的饭不健康”,长辈们的唠叨,或许还真有科学道理↓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刊发的一篇研究发现,经常在外就餐/点外卖(每天≥2次)与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全因死亡率高49%。

研究截图
这项研究对超过3.5万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包括他们的饮食习惯、在外吃饭的频率等。在平均17年的随访中,有2781人死亡。其中有51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有638人死于癌症。
通过随访数据分析发现,很少在外就餐的人(每周少于一顿)比经常在外就餐(每天两顿或更多)的人的全因死亡率低49%。
你是自己在家做饭
还是经常点外卖?
你有什么点外卖的小妙招
分享小伙伴们吗?
热点推荐 ●
● ●
来源: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南方日报、北京交通广播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黄婧
二审:彭斌
三审:刘倩
点亮
和
转发给你的饭搭子
提醒~
相关文章:
睡觉时突然抖一下,可能是身体在报警!08-24
女子刷视频,看到有人长得和自己非常相似,竟是失散30年的亲生母亲!08-22
感动中国丨全国最美志愿者吕明玉:用热血点亮生命之光08-17
“恶心到了!”官方:查封,全部下架08-14
闫红:你我不只是“熟人”07-27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天津日报》刊发:外卖骑手进小区 便民服务零距离07-26
恩施州应急队伍联动守护“平安夏日”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