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水换。”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实行“光盘行动”,各类机关食堂是率先垂范的重点场所。在新城区政府机关食堂,干部职工们厉行节约,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清晨,新城区政府机关食堂后厨的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当天的午餐。食堂负责人王大伟告诉记者,新城区政府机关食堂共有16个窗口,每天就餐人数约为1600人,从拟定菜单、采购食材,到成盘售卖,每一个环节都遵守“厉行节约”的要求。
“机关食堂建立健全节约管理制度体系,严把食材成本,定量核算原料投入,根据用餐需求实行‘80%备餐+20%补餐’模式,做到勤备少炒、多次补餐。同时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周期、数量等,避免原材料浪费。拿采购食材这一环节来说,比如宫保鸡丁这道菜,鸡脯肉多少斤、花生米多少斤,事先把配量都计算得清清楚楚,绝不浪费。”新城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不仅食材采购“严把关”,在供餐方式上,也是想尽办法将“节俭风”吹到底。
为鼓励职工减少餐饮浪费,该食堂推出了“小份菜”“半份饭”的用餐方式。在取餐窗口可以看到,除了事先准备好的一人份餐碗,用餐人员还可以与食堂工作人员实时沟通,选择“按需增减量”,既满足了大家的需求,又减少了浪费。
“师傅,麻烦少来一点面。”在面食窗口前,用餐人员正有序排队,遵循“吃多少、打多少”的原则,就餐人员会根据个人食量主动与打饭师傅沟通。
“以前在单位食堂吃饭时,总是一个菜不够,两个就剩下了。现在的‘小份菜’分量适中,相同价格的菜肴还可以半份‘双拼’,特别适合我们,而且也减少了浪费。”新城区工作人员刘蕊指着餐盘里的几道“小份菜”笑着说。
尽管是就餐高峰期,但机关食堂内秩序井然。记者看到,在大厅入口处的电子屏上,正在滚动播放“践行‘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的公益广告,取餐窗口也放置着写有“珍惜粮食,按需取用”的提示牌。
在大厅一侧的餐盘回收处,1分钟内有16人前来送还餐盘,几乎所有人的碗碟都已经干干净净。
“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这个道理大家从小就知道,现在也一直在践行。”来自新城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的年轻干部张鑫说,这些年来,随着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机关食堂厉行节约的风气越来越浓厚,身边每个人都能做到按需选取,并且主动践行“光盘行动”。
居家做饭,萝卜须的加工方式大多是一刀切掉,成为了餐厨垃圾。而在新城区机关食堂的后厨,记者眼前的萝卜须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在操作间记者看到,地面上摆放着一排泡菜罐,它们就是萝卜须等根茎类食材边角料的另一种“归宿”——泡菜。加入冰糖、酱油调味,每天早餐时,它们都很受欢迎。“变废为宝”的节约化操作,既能制作出美味的泡菜,又能充分提升蔬菜“不起眼”部位的食用价值,每年可回收利用边角料4000斤,厨余垃圾同比减少30%以上。
据了解,接下来,新城区政府机关食堂还将通过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及时优化菜单、掌握食堂就餐人数变化,控制每日食材采购及烹饪量来减少剩余,做到厉行节约。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刘沙沙)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王伊蕾
相关文章:
中央某部门被一间谍潜入!详情披露04-13
官方披露:聂某某选拔处长未果,充满怨气,当起了间谍04-13
“光盘行动”后,这里的厨余垃圾减少了04-10
国家安全机关侦破菲律宾间谍案04-03
针对学校、养老机构、医院等集中用餐单位,新规发布!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