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随着最后一笔30万元的执行款汇入法院账户,一场跨越10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在晋源法院圆满执结。申请人李某热泪盈眶,将锦旗郑重交到执行法官手中:“10年了,是法院的坚持给了我一个交代!”
执行路上坎坷多
2015年3月,李某因47万元借款本金及利息未收回,将王某父子、儿媳三人及其朋友赵某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但4名被执行人名下均无可供执行财产。执行干警虽然第一时间冻结四人银行账户,但账户余额合计不足万元,案件陷入僵局。
此后,王某等4名被执行人被法院传唤到庭接受询问,在偿还了部分款项后,玩起了“消失”。
“每次上门都扑空,电话沟通总说‘再等等’。”承办此案的前执行法官回忆,十余次实地走访,但始终未能发现有效财产线索。此后10年间,法院定期查询4名被执行人账户,陆续将划扣账户金额返还李某,但剩余30余万元始终未履行到位。
案件出现新转机
2024年初,李某向法院提供关键线索:王某父子在某村拆迁安置中分得两套小产权房。
晋源法院执行局立即行动,经查,王某名下两套安置房中,一套自住,另一套以“一次性收取一年租金”方式出租,年过八旬的王某在执行干警表明来意时,既无法清晰表述自己意思,也无法提供儿子联系方式,更难以清晰陈述房屋权属。
面对复杂情况,执行干警一方面前往房产所在村委会调取原始分配协议,确认两套房屋均属王某所有。他们还向村委会了解了4名被执行人家庭情况、联系方式和10年来的财产变化情况,同时向承租方了解出租方、缴纳租金等情况。
在执行干警走访调查后,始终“隐身”的王某儿子王某某突然现身,他提出“愿意一个人偿还剩余款项,但希望法院暂缓执行一段时间以便于凑钱”。
为了妥善解决案涉纠纷,在征得申请执行人李某的同意后,执行法官决定给予王某某两个月的时间。
为了避免被执行人故技重演上演“消失”一幕,执行法官定期与王某某联系并以传唤其到庭了解情况的方式,“考验”其还款的意向。
刚柔并济解困局
然而,面对法院的一次次传唤,王某某始终未现身,并对其现居住地亦不吐露。
执行法官的心再次悬了起来,一方是焦急等待回款的申请执行人,一方是承诺履行义务但始终不见身影的被执行人;一面是身体孱弱耳背语迟的八十老翁,一面是产权未予登记的小产权房和杯水车薪的租金。
接下来怎么办?经过研判分析,执行法官果断决定,通过推进房产处置倒逼王某儿子现身。为此,法官多次前往王某家中,向其耐心释明不履行判决的法律责任,在约谈中亮明底线,继而现场张贴拍卖公告、告知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线下评估……
在得知房屋即将被拍卖,始终“隐身”的王某儿子突然现身,并主动将30万元汇入法院。但是剩余案涉本金及利息已达39万元,虽然还了30万元,但剩下的9万元也不是小数目。
面对再次出现的难题,经执行法官多次协调,申请执行人李某主动放弃:“10年了,法院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这份司法温情与执行威慑的完美平衡,让双方握手言和。
“公正不渝情满腔”,李某送给法院的锦旗上这样写道。正是这些话语,让人民法院在兑现“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路途中,步履更加坚定。
太原晚报 记者 任蕾
相关文章: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04-13
17岁女生充值打赏45万元,家长要求返还,法院判了04-13
畅通返乡创业路04-12
2025年银行取钱新规,以后,死者的存款要“这样取”?04-12
涉支持巴勒斯坦抗议活动 一学生遭美法官裁决驱逐出境04-12
湖北咸宁一职工生病住院,收到4万元职工重大疾病互助金04-11
晚间公告丨4月11日这些公告有看头04-11
芷村镇:烤烟移栽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新力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