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次实现!这一领域我国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2 10:35:00    

当前,小于0.1平方厘米的小面积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7%,与商用硅电池相当。然而,它们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尚未满足光伏产品的要求。

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教授郭万林团队开发出气相辅助表面重构技术,抑制了产业级钙钛矿模组在户外环境下的不可逆退化,在30厘米×30厘米的钙钛矿模组中首次实现与商用晶硅太阳能电池相当的户外运行稳定性。成果于3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30厘米×30厘米长寿命钙钛矿太阳能模组。科研团队供图

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晓明介绍,经过气相辅助表面重构的太阳能电池实现了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0.16平方厘米单元电池和785平方厘米太阳能模组的功率转换效率分别为25.3%和19.6%。从光、暗循环加速老化测试结果推算模组的预计T80寿命(效率下降至初始效率的80%所需的时间)能够达到2478次循环,等效于25℃环境下循环运行超过6.7年,换算成户外使用寿命可超过25年,为现有公开研究中最具稳定性的钙钛矿模组。

相关文章:

特朗普发出威胁后,普京首次公开露面07-17

西安发布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方案 首次明确“同分录取”排序规则07-15

东亚杯国足0-2不敌土鳖版日本队,浙江F4集体登场亮相07-12

特朗普:美国不会容忍!06-29

从“中国精度”到“全球标配”,北斗芯片加速上“机”装“车”06-27

苏盐井神目标涨幅超30%,新里程等被首次覆盖丨券商评级观察06-25

中国航司恢复接收波音787宽体机06-14

外交部: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取得新进展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