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顶流?65岁的惠英红给出了最滚烫的答案。4月27日,当她凭《我爱你》摘得第二十届中国华表奖影后,哽咽着说出“我的生命就是电影”时,镜头内外无数观众都红了眼眶。
这句话,其实很多演员都说过。为什么只有惠英红说出来,就有着分外感人的力量?
因为,对惠英红而言,这不是一句修辞,而是她整个演艺生涯的真实写照。从业48年来,惠英红一直在用生命演绎角色,用肉身替角色死过了千百回。
1960年出生的惠英红,17岁凭借电影《射雕英雄传》出道,从此开始了半个世纪“武打女星”的职业生涯。拍《烂头何》时,她心甘情愿接受男演员真实的拳打脚踢;拍《八宝奇兵》时,她在一场高空戏中坠落,右腿严重骨折、背部被钢片插入;拍摄《苗翠花》时,她连续7天未合眼,鼻梁还被踢歪;拍《霸王花2》时,她被铁棍击中左脸,眼角、嘴唇、额头多处撕裂;64岁拍《数到三》时,她两个月内经历六次骨裂……
无需多言,这具伤痕累累的躯体,本就是“生命即电影”最生动的说明书。
这也正是为什么惠英红获华表奖后,不管圈内圈外,几乎所有人都衷心祝贺她,都说她“实至名归”。
当流量明星纷纷用替身轧戏,当众多明星选择用医美冻住时间,这位“铁娘子”,用半个世纪的伤痕写下“顶流”的真谛:22岁成为金像奖最年轻影后,50岁后横扫三金大满贯,60多岁还誓为中国电影“出300%的力”。
相比金鸡奖的学术性、百花奖的大众性,作为中国电影政府奖,华表奖评选标准更加强调“社会效益优先”,因此,它见证的不仅是演员个人的荣耀,更是时代精神的回响。当她颤抖着说“中国演员是硬骨头”时,那不仅是一名演员的自省,更是一名中国电影人的气节。
从香港维多利亚港到北京长安街,这个把半条命献给电影的女人,终于等到了与祖国光影盛宴的双向奔赴。
五十载刀光剑影,五十度热血难凉。惠英红三个字,早已不是明星招牌,而是献给电影的情书——流量会褪色,但这份以命相搏的热爱,永不会谢幕!
文字、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叶小青
相关文章:
苏州一乘客突然晕倒,公交司机直送医院04-29
惠英红获华表奖:这才是顶流该有的模样 | 柚子态度04-29
真金白银的扶持,最高2000万元!青岛支持电影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来了04-28
冲上热搜!张译决定暂时息影04-28
华表之选,观众与时代之选04-28
光影漫步中,解锁山东“新玩法”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