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
人民日报推介
《呼和浩特赛罕区法院多元解纷推动诉源治理》
全文如下
↓↓↓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积极探索服务社会治理新模式,依托“三站两中心”(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赛罕区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人大议案建议研发中心和政协提案研发中心”)开展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将工作延伸到服务社会治理层面,推动法院从“就案办案”向“以案促治”转变。
传统的调解工作仅限于化解个案,赛罕区人民法院通过“三站两中心”的互动,及时分析研判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频发案件、新类型案件和社会治理热点问题,转化为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建立健全从个案办理到类案分析,再到基层社会治理的矛盾纠纷预警和源头预防机制,实现从被动受理到主动预防,为基层治理法治化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坚持把非诉讼机制挺在前面,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助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赛罕区人民法院院长赵俊平说。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曲靖凭宜居密码引来全国旅居客08-22
书香筑廉,共绘司法清风——宛城区人民法院举办读书分享会08-14
“彩礼10万你选谁?”6女生合照被造谣引流,法院判决赔偿1.2万元08-08
预拘留公告07-25
四川江油:“法院+综治”联动发力,五十年纠纷终化解07-23
15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