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西方被大阅兵震了,这个领域还要被中国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0:03:00    

【文/观察者网 柳白】当特朗普政府摆出“美国优先”的蛮横姿态,专注于传统能源与贸易保护之际,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正以实实在在的投资与合作,悄然重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轨迹,为世界提供了通往绿色繁荣的新路径。

“中国正在全球南方国家赢得能源博弈。”彭博社9月9日以此为题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通过绿色能源产业在“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大量投资和项目合作,正深刻地改变全球能源、贸易和国际关系格局。

彭博专栏作者 大卫·菲克林感慨,从摩洛哥的电池工厂到印尼的光伏产能扩张,这些合作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就业和经济增长,还推动其加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绿色能源合作正让中国赢得战略优势,而西方国家则显得力不从心。

“中国大阅兵让西方集体打了个寒颤,但更令他们担忧的,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的联系。”菲克林在文中写道。

他注意到中国近些年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大规模对外投资。自2022年以来,中国绿色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达到2270亿到2500亿美元之间。这一数字与二战后帮助美国与欧洲结盟的“马歇尔计划”规模大致相当。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一处水库的巨大浮动太阳能发电场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发热议的2010年代后期,中国海外基建项目的年均支出为800亿至1200亿美元。相比之下,在2023年和2024年,中国仅绿色制造业对外投资就分别达到660亿美元和720亿美元,约占中国全部对外投资的40%。

这被视为中国主导的全球能源转型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仅仅才开展几年,依靠的是成品出口,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

得益于这种贸易,根据支持能源转型的智库Ember本周发布的另一项研究,如今约三分之二的新兴市场电网中太阳能的占比已超过美国的9%;四分之一国家的电气化进程甚至快于发达国家。土耳其、印尼、马来西亚和阿联酋的电动汽车普及速度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欧美。相比之下,美国越来越像一个蒸汽朋克时代的遗迹,还在依靠19世纪的熔炉和涡轮技术,来为其人工智能梦想提供动力。

这种贸易已直接冲击化石燃料需求。仅去年一年,中国的太阳能出口就足以使全球长期碳排放减少40亿吨,相当于全球约40天的排放量 。多年来一直将天然气发电当作电网支柱的巴基斯坦,在大量进口太阳能设备抑制了电网需求后,一直在要求供应商推迟液化天然气的装运。沙特阿拉伯正面临着石油用量最快速的下降局面,因为光伏电站正在取代燃油发电机。

与第一阶段不同,第二阶段的特征是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建设实体工厂、港口和设施,不仅创造就业,还能为东道国带来数十年的投资收益,从而进一步锁定他们的清洁能源发展道路。

这种投资如同播种:直到多年以后,你才能看到它的全面影响。

以摩洛哥为例,今年6月,一座耗资20亿美元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工厂在卡萨布兰卡西南落成,满负荷时年产能可达70吉瓦时,足以每年为约12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大约可满足当前欧洲市场三分之一的需求。

同月在印尼雅加达东部建立的一家太阳能电池板工厂,每年可生产1.6吉瓦的组件,几乎足以满足印尼原计划到2035年新增的171吉瓦光伏发电量的全部目标。随着产能快速增长,其目标也在加速:上月,印尼政府宣布正致力于将其太阳能目标提高六倍,达到100吉瓦。

文章称,这些项目正在戏剧性地改写能源、贸易和国际关系规则,其影响力可与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的任何重大事件相提并论。那场能源危机促使发达国家不再把中东燃油当作电网电力的关键来源,转而采用在国内更容易保障供应的核能与煤炭。

如今,比化石燃料贸易更廉价、更充足且更可靠的清洁能源供应链的到来,正在为发展中国家重复同样的变革过程。

菲克林呼吁西方国家加入这一进程之中。

他写道,对此转变感到担忧的富裕国家,应利用自身在金融和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加入其中。中国当前向全球南方提供的是一条发展之路:就业、能源独立、经济增长、清洁空气以及摆脱气候变化迫近威胁的机会。自最初的马歇尔计划以来,此类对外投资一直是软实力的有效工具。

河北邯郸,太行山山脉中铺满的光伏面板 视觉中国

“当前,北京提供的是廉价清洁的电力、就业、贸易和通往繁荣的道路。而华盛顿提供的却是关税、政策混乱、白人至上主义的网络舆论,以及韩国电池工厂工人被铁链锁住的丑闻。这绝非赢得21世纪宏大战略竞赛的正确方式。”

中国绿色能源转型近来受到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只有一个玩家,中国正成为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英国《卫报》9月7日刊文称,从历史上看,主导能源的国家通常主导着政治和经济,而从中国工厂运到全球各地的风力涡轮机、光伏板、电动车,表明中国已赢得21世纪能源之战。

文章同样提到,中国在向海外市场供应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去年,全球前四大风电设备制造商第一次全部都是中国企业。在光伏板、电动车的制造和出口市场,中企也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表示,“这儿只有一个玩家,美国甚至都没在房间里,我完全相信这种状态将继续下去”。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特朗普重回白宫后,叫停220亿美元清洁能源项目,关闭气候研究机构,宣布要钻探更多天然气,高喊这是“煤炭的时刻”。

今年早些时候,联合国确认已收到美国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的正式通知。美国国务院7月又裁撤全球变化办公室,解雇了最后一批气候谈判代表,这意味着美国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失去代表席位,在11月即将于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将没有官方代表。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未来气候行动的力度,将在正在制定中的“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中体现。一方面,中国不想让美国逃避其作为世界上最大排放国的责任,不愿替代美国承担历史排放责任;而另一方面,新能源投资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COP30临近的当下,中国的最终决定可能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地缘政治格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内幕交易者终将付出沉重代价09-11

打开通往繁荣的未来之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主宾国观察09-10

“西方被大阅兵震了,这个领域还要被中国震”09-10

打破刻板印象,这些“身怀绝技”的教师正在悄然“走红”09-10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能源转型需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09-08

四川新首富诞生,1500亿09-08

我的大连09-05

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宝鸡挥拍开赛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