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始建于哪里(我国现存的最早佛教寺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4 10:04:36    


我国现存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是在河南洛阳市东10公里的白马寺。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中国佛教“祖庭”“释源”之称,是全球唯一具有中、印、缅、泰四国文化风情佛殿的国际化庙宇。

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同这座寺院的建立有直接关系。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派大臣蔡愔、秦景等十二人去天竺(古代印度),拜求佛经、佛法。蔡、秦等人到大月氏国(今阿富汗一带),遇见从天竺来的高僧摄摩腾(即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并看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像。他们便邀请两位高僧到洛阳去。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两位高僧应邀,用白马驮佛经、佛像,与蔡、秦等同来京都洛阳。汉明帝请他们暂住在鸿胪寺(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第二年又敕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之北为两位高僧修建僧院,同时为了铭记白马驮经的功劳,便将建成的僧院命名为“白马寺”。佛教僧院之称“寺”从此开始。而所以称“寺”,则起源于“鸿胪寺”之“寺”。以后,“寺”也就成了我国僧院的一般泛称。

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的寺院,摄摩腾和竺法兰在寺内翻译经卷,译出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佛学从此在中国正式流传。历代高僧和别国名僧经常来此览经求法。人们又常尊誉该寺为“祖庭”(祖师的庭院)和“释源”(佛教在我国的发源地)。现在,白马寺前大院东、西两侧的围墙脚下,各有一座墓冢。墓冢用弧形青石块镶包。

东墓是“开教总持大法师摄摩腾之墓”,西墓是“启道圆通大法师竺法兰之墓”。这是北宋徽宗赵佶给这两位高僧追封的封号

。自马寺原建筑规模雄伟。唐代寺内僧徒多达干人。今月自马寺已经重修,寺坐北朝南,长方院落,在南北的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等。各都有神佛塑像,造型生动。

在自马寺山门东约三百米处,有一座金大定十五年(1176年)建造的齐云塔,十三层,为密檐式砖塔,高约24米搭结构严谨,形状宏伟壮观,为不可多见的金代古建筑。清代如琇和尚曾写诗赞美它:“风回铁马响云间,一柱高标绝陟攀。舍利光含秋色里,崚嶒直欲压嵩峦。”

相关文章:

砂浆强度多少算合格02-01

处级享受多少平住房02-01

40平需要多少油漆02-01

正常房子高度是多少02-01

青岛房屋多少平落户02-01

软膜灯箱多少价02-01

咖啡粉放多少合适02-01

常用混凝土塌落度多少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