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大师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书中有一段情节写道,清期间江湖最大的帮会﹣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夜潜宫,将乾隆帝生母陈世倌夫人的一封信亲手交给乾隆帝,信中详述当年经过,又说他左腿有朱记一块为证。待于万亭走后,乾隆帝便把自己的乳母廖氏传来,秘密询问,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当年陈世倌的小孩被抱进雍亲王府,“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陈世倌知是四子掉了包,大骇之下,一句都不敢泄露出去”。书中剧情发展,陈世倌的三公子乾隆帝的亲弟弟陈家洛,继于万亭之后成为红花会会主,希望激发哥哥乾隆帝的汉族意识,共同成就恢复汉家天下的宏业等。
书中提到的陈世倌就是海宁的陈阁老,金庸是浙江海宁人,从小就听到了有关乾隆帝的种种传闻,所以他把其中的一个写进书里,引人入胜,把乾隆帝的身世说得迷乎其迷,“假作真时真亦假”。在海宁还有人写诗:“钜族盐官高渤海,异闻百代每传疑。冕篪汉制终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其中之意指的就是乾隆之谜。到底乾隆帝是不是陈阁老之子呢?
书剑恩仇录电视剧宣传海报
野史记载:
晚清天嘏著有《清代外史》,书中说“弘历非满洲种”,说乾隆知道自己是汉人,整天穿着汉服在宫中行走,询问宫人是否像汉人。
许嘯天写的《清宫十三朝演义》,说乾隆是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帝的妻子调包换来。乾隆长大后从乳母那里得知隐情,便借南巡的名义多次去海宁看望亲生父母。
书剑恩仇录剧照
其实民间还有另外一个传言,雍亲王的王妃钮枯禄氏和陈阁老的夫人于同年同月同日生了孩子。不过,陈夫人遂愿生了个白胖小子,王妃却生了个女儿。某日,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当孩子送出来时,陈家的白胖小子竟变成了小丫头,陈家人目瞪口呆。陈阁老知道是被掉了包,但素知雍亲王的手段,知道此事性命攸关,不敢前去理论,劝全家忍气吞声。这位皇家的金枝玉叶,长大后嫁给了大学士蒋廷锡之子蒋溥。蒋家专门为她建造了一座“公主楼”。
如果这两个传闻其一是真的,那乾隆帝便是一个汉人皇帝!但是事实究竟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验证之说:
从雍正帝方面看,根据清室家谱《玉牒》记载,弘历诞生之前,雍正帝的长子、次子虽然早殇,但第三子已经8岁,三个月后另一个王妃又添了一子。而且当时的雍正帝年仅34岁正值盛年,还有生儿子的时间与机会,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偷换别人的孩子。退一步说,那时的雍正帝能不能登上位还未知,凭什么知道陈家的儿子就是个大富大贵之人,能讨得老父康熙的欢心呢?再说,假设就是为了争夺帝位,偷换了一个汉人之于,以维正帝的心机,也断不会把位传给他,让他稳坐大清江山,这种说法无疑是不成立的。
如果雍正帝不知内情,是王妃擅作主张把女儿换成了男孩,也是不可能的。清皇朝对子孙的诞生有一套严格的记录制度,皇子孙诞生马上就有太监报奏内务府奏事官,再由宗人府专折奏闻皇帝,以备命名,根本不可能数日之后才向上报告。况目生孩子时有稳婆、御医侍候,还有不少宫人前跑后,是男是女众人皆知,不可能轻易调包。
正史记录:
据考证,当时的陈世倌并不在北京任官,即使生下了儿子也不可能被雍正调包。至于民间盛传陈家有乾隆帝亲笔题写的两块堂匾,一块是“爱日堂”,一块是“春晖堂”。“爱日”和“春晖”都是出自唐朝孟郊《游子吟》一诗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句子,是乾隆用以报答亲生父母的恩情。但据史考证,同是海宁人也在京做官的陈姓人还有一位名叫陈元龙。在《陈元龙传》中有提到:康熙三十九年四月,康熙帝召见众大臣:“你们家中各有堂名,不妨当场写给我,我写出来赐给你们。”陈元龙奏称:自己的父亲已年逾八十,拟“爱日堂”三字。另一本《海宁州志》也提到康熙五十四年六月,陈元龙的弟媳黄氏守寡41年,康熙赐御书“节孝”两字,又赐“春晖堂”的牌匾。由此可见,这跟乾隆都没关系。
再者,乾隆与陈阁老仅是普通的君臣关系。在乾隆六年,陈阁老担任内阁大学士不久,因起草谕旨出了差错被乾隆当面训斥,并被革职了。
乾隆在位期间曾六下江南,四次南巡到海宁,为了视察钱塘江海塘工程。当时陈家是海宁最富庶的人家,因乾隆需要居住在陈家里,故由陈家接待。但居住在陈家时,并未召见陈家子孙,都是民间讹传而已。
陈阁老宅
综上所述,可见乾隆并非被换掉的太子,民间传说来可信,确定是满人无疑。
乾隆帝像
相关文章:
去哪里买违章分01-16
保定都哪里限购了01-16
判刑多久哪里可以查01-16
常州是哪里的催收01-16
福州罗源哪里交社保01-16
哪里有成年狗买01-16
农村补助会计进哪里01-16
驾照户籍在哪里办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