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心如明镜物来自照解释(传习录:心如明镜,物来则照)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4 10:17:26    

【原文】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曰:“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其言何如?”曰:“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讲解】在常人眼里,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其中缘由是平时做足了积累的缘故。正如我们上学读书,各种知识学得好丶储备足,将来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但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总会在不知什么时候遇到一些难以应对的困难,而圣人不存在这种问题,也不知他们做了多少知识储备!

所以有陆澄一问:“圣人能够根据情况随机应变的能力无穷无尽,莫非也都是事事预先研究过,对什么事发生了要怎么处理都有预案?”

王阳明回答说,“哪里需要预先研究准备那么多?圣人的内心就像一面明镜,只需有这种澄明,一旦有东西出现在镜子前面就能有所感应,如此这般没有东西不能够被照到(“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人的内心往往有两种焦虑,一种情况是事境已经过去了,可是⼼依然牵绕于已经过往的事上,这是“已往之⾏尚在”;还有一种情况是事情还没有来,可⼼已经提前跑过去了,这是“未照之形先具”。王阳明说,如果像后世儒者说的那样,圣人对什么事都预选研究准备了,这与圣人的学说已经大相径庭了。

周公是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武王逝世后,周公辅佐成王,代行职权,成王成年后,周公将大权交还。据称主持建立了周代礼制,成为后世儒家王礼法制思想的起源,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因此,后世儒生尊其为“元圣”。

接下来,王阳明自问自答谈到周公,周公设置礼仪,创立乐制,用来规范天下,这些都是前代的圣人们能够做到的,但尧、舜二帝为什么不全部做完,而是等待周公来完成呢?孔子删改和评述《六经》,用来教化千秋万代,这也是前代圣人们能够做到的,为什么还要等待孔子来实现?

原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每代圣人的心都是一样的,同一如明镜。圣人只有遇到具体的时代,明镜之心照见相应的万物,才会做出相应的事情。人只怕镜子不够明澈,不怕事物不能被映照出来(“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物的变化,也只是照见自己时事,但学者要首先下功夫学个心如明镜的东西。

王阳明这番话,今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现代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忙碌,越是想要求快,就越是欲速而不达,越是急功近利,就越是容易出错,就越是焦虑。很多时候,人们所焦虑的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焦虑本身,它把失败的后果无限放大,让你忧虑不堪、心乱如麻。之所以焦虑,就是想得太多,在正确的时间里,没有做正确的事。“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网络流传颇广的杨绛先生的一句话,用到这里恰如其分:你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做什么呢?王阳明给出的答案:只怕自己的內心不明澈,不怕世事变化不能应对。只要让自己心如明镱,那事情来了,你自然就会应对。

陆澄问:老师说未来的事,来了才晓得。但程颐先生说,“天然浑然末分的时候,万事万物的理就已经在冥冥之中了。( “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这句话又怎么讲呢?王阳明说,这句话本身是很好的但如果不好好体会,也会引发弊病。

相关文章:

形容夕阳美景的诗句有哪些(绝美“夕阳”古诗词15首)09-20

四叶草含义是什么意思(四叶草的神奇之处!)09-20

上海一本大学有哪些学校(上海公办一本大学排名名单)09-20

桩基施工全流程讲解(七步解析桩基施工)09-20

学毛笔字入门教学(练毛笔字有哪些窍门)09-20

身份证证件照要求穿什么衣服(办理身份证照相攻略)09-20

资本收益率是什么意思(银行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09-20

毕加索的画深度解析代表作(深度剖析毕加索的晚年代表作《生命》创作手法,以及背景和价值)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