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什么算立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0:29:11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立案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有犯罪事实:

指已经受理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且该犯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并非主观臆断。这需要有证据材料来证明犯罪行为的发生。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例如,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况;或者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等,这些情形通常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也就不符合立案条件。

属于管辖范围:

各个机关都有其各自的职责范围,对于案件的管辖是有明确规定的。只有当案件属于该机关管辖时,才能立案。

此外,立案后,通常会有一个正式的立案通知书,表明案件已经开始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综上所述,立案是法律程序的正式启动,是刑事诉讼活动的关键一步,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

相关文章:

贵阳交警侦破多起车辆非法改装案04-15

七里河区人民法院20天速执快结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04-07

辽宁18年前保姆杀老人案告破04-07

【媒眼看陇检64】检察日报丨?武威市检察院:深化检务督察和案件管理工作衔接机制04-01

江岸:一案解三结!“法院+工会”巧解劳资纠纷连环扣03-31

蓬莱法院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民事条线改发案件评析会议03-31

法院提交上诉费用多少01-19

超市盗窃多少天结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