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交易罪,是指 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扰乱了商品交易市场秩序。
具体来说,强迫交易罪的构成特征包括:
犯罪客体:
不仅侵犯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还侵犯了商品交易市场秩序。
犯罪客观方面:
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且情节严重。
犯罪主体:
一般主体,即自然人或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强迫交易罪的具体情形包括:
1. 强买强卖商品;
2. 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
3. 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
4. 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其他资产;
5. 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强迫交易罪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轻微的威胁或强迫行为可能只是一般违法行为。
建议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应当严格区分一般交易纠纷和强迫交易行为,以便正确适用法律。
相关文章:
不内卷!叮咚买菜发布“4G”战略,做大生鲜即时零售差异化07-21
川报早读丨准备好了吗?四川接下来几天将开启烧烤模式!07-15
涉及关税战,默克尔罕见公开发声07-03
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 警惕汽车经销商经营风险 保障自身合法权益07-01
供销总社:打造一批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品牌 有效扩大农产品电商销售规模06-27
特朗普:将建议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05-23
全国首批商品过度包装检验检测机构名单公布 成都三家机构入选05-20
即日起,征集问题线索!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