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让官员们自主选择出生的朝代,或许很多“生不逢时”的明代官员,都会希望出生在薪俸优厚的宋朝,而非赚的少,受管束严格的明代。
巧合的是,明代作为文官集团在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时期,却让很多官员一面当着官,一面不得不提心吊胆。
明朝的建国过程可以用残酷艰辛来形容,加上登基称帝的朱元璋本是“泥腿子”出身,这自然造成了他对文官集团的提防和不信任。
在封建社会成为皇帝不信任,又不得不依仗的一群人,显然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除了给官员们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时间,“饿不死”的薪金金额以外,朱元璋还重新定义了“廷杖”的意义。
自洪武年间开始,“廷杖制度”成为了贯穿明朝各代,悬在广大公卿士人头上的一根大棒。也必然对当时的士人风气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廷杖的由来和发展
“廷杖”里的“杖”指代用棍子打人,而前面的“廷”也就是朝廷之意,特指使用这种刑罚的地点是在宫廷之中。
本来是用来处罚宫人的一种特刑,东汉时出现了朝臣受刑的记录,宋元时期成为常见手段,明朝的时候因为形成规模而“名垂千史”。
可以说在明代以前,作为专惩宫人和地位低下人群的一类刑罚,因为自古以来的“刑不上大夫”共识,其所带有的侮辱意义要远大于实质性伤害。
哪怕廷杖的力度不会造成肉体上过多的伤害,可是对于一些高高在上的朝臣来说,受廷杖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屈辱。
《太平御览》中记载着“廷杖”最初的起源:“(汉)明帝时,政事严峻,九卿皆鞭杖。”
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线索,第一是在当时因为皇帝要求严格,哪怕身居高位的官员,都免不了因为工作受到杖刑。
另外在当时的刑具并不统一,处于鞭子,木杖并行的阶段。
唐玄宗时期,李世民在廷上常备“诏杖”,用来惩戒计划谋逆或者不敬皇权的大臣。
同样在隋文帝时期的史料中,也有其使用杖刑惩罚文官武将的记录。可见使用这种手段并非是“昏君”的专利,而是皇帝们为了捍卫权利的一种常用办法。
明代初期“廷杖”有了比较系统的规定,首先刑具方面多使用木质坚硬的栗木等材料,与肉体接触的一端多为槌状,后来又在上面追加了带钩的铁皮等等。
这种进化表现出“廷杖”自身所带的惩戒含义越发严苛,不但让受刑者痛苦加深,也能够更好地震慑其他大臣。
不过在朱元璋时期,虽然使用频繁,但此时“廷杖”的破坏性还是相对温和的。
受刑者需要被脱掉衣物,仅在下半身的背臀部垫上用棉花或者毛皮制作的垫子,再受到殴打。
这个时候虽然同样是打屁股,不过目的不是打死大臣,而是让他难堪并促使其自省错误。
但是朱元璋的作法显然在后代产生了偏差,当子孙无法像他一样完全把控整个朝廷时,心怀天下又带着野心的文官集团显然会生出不满,并控制政策走向的想法。
为了可以跟把持朝政的文官们争夺领导权,皇帝们不得已扶植出手下的宦官力量与之抗衡。当宫中的太监们手握大权时,终于出现了“廷杖打死人”的先例。
廷杖杀人
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登基,改年号为正统。登基之时小皇帝只有九岁,所以大权掌握在其祖母张太后以及朝臣代表“三杨”手中。
朱祁镇年满十五岁的时候,掌权的祖母和老臣纷纷去世,偌大的朝廷就交到了他的手上。此时的他不信任任何人,除了陪自己长大的太监王振。
受到皇帝重用的人是一个太监,这一点是朝中文臣无法接受的。
王振的上位也正是文官集团对于皇帝不满的主要根源,不过比起年纪轻轻的皇帝,王振算得上是心狠手辣的角色。
也正是从这时起,廷杖使用的频率大幅度增加,甚至有过连续一个月每天有人受刑的情况发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文官集团虽然不时有人被打的血肉模糊,但此时大部分的士人却没有对“廷杖”产生恐惧。
甚至有人因为直谏受刑后,反而成为了在文官中人人赞颂的“榜样”。
正所谓“文人死于谏”,受了刑但保住了命,还可以立身扬名,这一点是很多士人无法拒绝的怒刷存在感的方式。
正因如此当时有一种受刑后,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谏言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一多,居然慢慢形成了一种攀比的习气。
直到一位更加狠毒的“煞星”刘瑾出现,廷杖开始有了打死人的记录,文官们才终于警醒——刷名誉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尽管很多文人们把施加酷刑的罪责推给了王振,刘瑾之流。
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其实真正需要他们“闭嘴”甚至“消失”的,并非小小的宦官集团,而是背后皇权的代表皇帝本人。
正德朝在刘瑾的专权控制下,在压制文官集团的手段上达到了一个高潮。因为攻讦刘瑾和劝阻皇帝南巡两件事,大量的大臣被施以廷杖。
此时的规模已经今非昔比,通常是数十乃至上百人一同受刑,他们被剥去官府换上刑衣,押到南门外的公众场合行刑。
在行刑的过程中,不但允许百姓围观,其他的文官也必须到场观摩。
为了不影响力度,现场除了两个行刑的锦衣卫以外,还有两个替补人员。按照规定每击打五下就要换人,防止因为力竭打的不够重。
大部分的廷杖都需要太监监督,通常他们的一句话就能决定生死。如果说的是“问着打”,那可能不会要命。如果是“着实打”,就是杖毙的意思。
行刑的人员也都经过专业训练,据说当时的锦衣卫负责杖刑的人,能做到在受刑人身上铺上纸张,廷杖后纸张丝毫无损,而受刑人非死即残。
也能做到打完后皮肤看起来受创不重,但其实皮肤下已经骨断筋折了。
这种双标的处理方式,也为贿赂行刑人员创造了条件,“花钱买命”的行为同样是司法体系腐败的表现之一。
“傲骨”还是“反骨”
对于文官集团的酷刑,无疑对士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就是在明代中后期,敢于死谏的文官越来越少了。
毕竟都是血肉之躯,所谓的“文人风骨”并不能掩盖世人趋利避害的本性。
由此引申开去,很多的朝臣对朝廷产生了心灰意冷的情绪,这一点对于国家的政策推行和长治久安是明显不利的。
更严重的是,偏偏在这些默默退出的人当中,大部分人是真的想勤政爱民,报效国家的良臣。
他们归隐民间这种行为,反而促成了朝廷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泛滥,一些以当官为作威作福手段的贪官污吏逐渐上位,明朝的吏治也变得更加乌烟瘴气。
不过对于一些士人来说,选择了科举当官的道路,绝对不能轻易的放弃。
那么为了在风云莫测的政治环境中保存自身,联合起来建立各种集团,以期在危急时刻得到更多的帮助,以及处在更有利的位置,就成了很多人的共识。
因为明代建立初期对于“宰相”一职的撤销,这些文官集团可以看做是“相权”的稀释版本。
明代死板的科举制度,必然造就出一大批奉儒家思想为圭臬的官员,同时这些人也大多对文人心态心怀认同。
一旦皇权失去控制,开始排斥甚至对文官施以酷刑,那么本来“辅佐君王”的心态必将产生变化。文人的“傲骨”可能经过很短的时间,就变成了“反骨”。
当然这里的“反骨”并非谋反的含义,而是“反对”和“反抗”。无论是官员们结成集团还是互相排挤,都是一个壮大自身并以掌控权利为目的的过程。
强大后的集团才能更好的反对,同时也能更好的处理反对自己的声音。“廷杖”后来成为了严嵩排除异己的手段,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文官集团如何强大,他们的最终的目的是争权,而非推翻封建统治,正因如此他们无法跳出“皇权”和“相权”此消彼长的桎梏。
“廷杖”之类的酷刑看起来是为了稳固皇权,其实是加速了士人集团的团结和对于争夺权力的步伐,也是造就明末时期动荡的根本原因。
结语
从宋代开始的文昌武弱,到清代的皇权至上,古代历史中的文官集团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的过程。
历朝历代的君主都会在政治体制上进行改革,而改革的目的很明显都是如何限制官员的权利。
事实证明在封建社会中,士人阶级是皇权治理天下的助力,也只能作为一个工具般的存在。
不过讽刺的是,尽管被当成工具,可是无论在哪个时代,掌权者是谁,士人阶级总是会存在的。
相反那些高高在上的部族首领,皇帝,总统,首相虽然把别人当成工具,但却总会迎来被打倒或者替换的命运。
或许是能被权力者所用的特性,才是士大夫阶级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公司年审年检多少钱01-19
上海车牌能卖多少万01-19
不交五险最多赔多少01-19
如何看公司交了多少社保01-19
保定贷款买房利率是多少01-19
保险公司工资税率多少01-19
二本大学国家补助多少01-19
买房定金能退多少钱01-19